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获取自然流量的关键指标以及起号的核心重点。
其实,如果仔细阅读过官方文件的朋友应该会注意到,这份文件是官方对获取自然流量关键指标的解读。
今天,我们就顺着这份文件,一起探讨自然流量的那些事。既然聊到了自然流量,我们也可以结合起号的话题,一起探讨。
看过我以前视频的观众都知道,起号的核心可以总结为三个要点:一、流量利用率;二、赛马机制;三、数据递增。
今天,我们重点说第一个点——流量利用率。
我在之前的视频中多次提到过,流量分发的本质是看谁对流量的利用率更高,系统就会给谁更多的流量。
当然,如果深入探讨这个话题,随着直播目的的不同,考核流量利用的目标也会有所不同。
原则上,平台会根据各个直播间对流量的利用率,通过算法为各个直播间分配不同的流量数量。
至于具体的指标和权重,我当然希望能给大家一两个核心指标,让大家省点事,但现实并非如此。
这也是我之前在视频中提到的,数据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关注一两个单独指标,尤其是过程指标,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看一下官方关于自然流量获取的说明文件。
核心指标简单归结为一两个点:一是内容力的考核,即用户是否喜欢观看你的直播间;二是交易转化,也就是用户是否愿意购买。
这两个路径结合起来,我称之为流量利用率。
既然已经知道了流量分发是由流量利用率决定的,那么所谓的起号其实就很简单了。
我们之前提到的三个点——流量利用率、赛马机制、数据递增——其实可以总结为两句话:
1. 起号比拼的是你综合的竞争力。
直播间各个不同的指标是综合的,如果你的直播间没有竞争力,流量利用率差,赛马比不过同行,那么你根本不要去想起号的事情。这个道理在任何平台上都是一样的。
2. 如果你确实是纯新号,那么大概需要3~5天的时间进行过渡,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建模期。
只要你直播间足够强,3~5天绝对足够。正如我之前在视频中多次提到的,建模这个概念已经被大大弱化了。
那么,在实操中应该如何做呢?如果你是玩自然流的场景,而主播竞争力一般甚至较差,你只能考虑所谓的“亏品起号”,同时还要研究搭配各种各样的套路和话术。
但其本质只有一个:用套路去弥补直播间竞争力的不足。当然,这只是大方向,纯玩自然流或者纯套路的直播间也有很多做得好的。
这里面的核心内容我都已经解释清楚了,至于如何抉择,就看你自己了。
但我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的直播间竞争力较差,那么在选择亏品起号时,你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1. 亏品起号本质上是用产品去换流量。如果你无法持续玩好套路,或者想降低货损,可能会出现卖不动甚至没有流量的情况。
这本质上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如果你的直播间竞争力不足,只能通过牺牲产品价格、提高性价比来提高竞争力,从而让系统愿意持续为你的直播间分配流量。
2. 如果低价品卖得太多,标签一旦固定,后续进入你直播间的用户很容易是“羊毛党”。
这一点你需要考虑清楚,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我真心提醒新手朋友们重视这两个问题,这是很多新手特别容易踩的坑。
总之,如果你的直播间竞争力不足,又通过低价来提高竞争力从而获取流量,那么后续你的直播间在不玩套路的情况下,真的很难卖出正价品。
因为你核心竞争力不够,加上标签都是“羊毛党”,你根本无法转化正价品。反过来说,自然流的正价号,就要看你的直播间是否足够强了。
只要你的直播间足够强,流量利用效率比同行高,系统一定会分配给你自然流量。
在这种情况下,起号其实只是自然流量的事情,水到渠成。
而所谓的“货损起号”,只不过是在加快你直播间的进度。你获损或不获损,都能起得来,只是时间速度上可能会有一点区别。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的账号没有自然流,而是通过纯投放或者重投放起号的,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说。
对了,差点忘了说。还有一种起号的情况是使用非常规手段来提高直播间的竞争力,让系统给你流量,例如刷单或者更换账号等。
总之,就是通过非正常手段让系统以为你的直播间比同行更有竞争力,从而给你流量。
1. 如果你选择这样做,我们来聊一下与之对应的三种情况:如果你的直播间竞争力很差,即使刷单,系统能给你流量,但你能接得住吗?如果接不住,要么流量没了,要么你只能持续补数据。
2. 但随着流量的提升,你需要的数据也会越来越多,你的成本能承受吗?这个问题需要你自己权衡。
3. 如果你的直播间竞争力很强,这种情况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了,你完全没有必要采用这种办法。
只要你的直播间足够强,起号速度的差距不会超过5天。这种情况下,我个人不建议你去补数据,完全没有必要。
4. 如果你的直播间竞争力不上不下,好谈不上,差也不算很差,这种情况下,你多少也能混到一些流量。我觉得你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你的人货场竞争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