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创帮 » 内容创作 » 视频创作 » 为什么口碑很差的作品,反而能刺激更多人去看?

为什么口碑很差的作品,反而能刺激更多人去看?

近期《749局》这部电影备受差评,上线3天同时收获“国庆节票房第一”和“豆瓣评分最低”两项成绩。

向来顶级的科幻片只有好莱坞才拍得出来,国人都对国产科幻片的崛起充满期待。《流浪地球》打开了科幻片大门,《上海堡垒》把它关上了,《流浪地球2》将其撬开了,而《749局》直接把门焊死了。

很多自媒体博主本着提醒一人救一人的原则,极力劝诫:千万别去看《749局》,这是部灾难性大烂片。

但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看到清一色的差评后反而更想去看看:到底有多烂?

书中提到,假如评价或者提醒能够引起人们的大量关注,即使是消极的甚至是恶劣的口碑一样可以增加产品的销量。

书中举了个例子,曾经有本书《Fierce People》遭到了读者的极大非议。《时代》杂志认为该书的作者“缺乏犀利的眼光”,同时批评作者“笔调转折得太快,一点都不和谐”。但就是这样的评论却直接导致此书的销量猛增4倍。

人们本身就具备与朋友分享的欲望,只要给予他们喜欢的内容、产品或服务,或者这些内容能划分自己是什么圈里的人,他们就会安耐不住分享欲,广为传播。

这些容易产生分享欲的因素称为 “诱因”,诱因能触发人们记忆并促使他们采取分享、下单、使用等行动。消极的评论常常就能成为诱因,吸引人们的注意,从而让产品流行开来。

一个有效的诱因的判断标准是激活的频率,也就是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频繁出现,越有效。由于大量短视频都在吐槽《749局》这部电影,所以大家被高频刺激着,触发人们想要去看看的行动。

很多短视频内容也是这样。马保国的五连鞭、模仿大小杨哥的中杨哥、模仿周杰伦的黑伦等等,尽管大家骂声一片,但他们就是有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