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关于写影视文案的心得体会。我反复琢磨,反复思考,最后总结出了五点干货:
1,思想和文笔,哪个更关键?
啥叫思想?就是看完一部电影,一百个人能琢磨出一百种不同的想法。那怎么才能让这些五花八门的想法达成共识,还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呢?这得看你的审美、思维、品味、想象力、还有你的世界观。这些啊,都跟你的过往经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兴趣爱好、个人特质、还有你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
如果你刚踏入解说这一行,想做出点名堂,但发现自己的文化基础不是特别扎实。那我建议你啊,别太纠结文笔,而是要专注于怎么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别为了一个字、一个词就钻牛角尖。记住了,没有灵魂的“好文笔”就像是纸糊的老虎,中看不中用。
2,旁白比留白重要?
一开始我也以为,搞影视文案嘛,就是照着画面写写就得了。结果呢,半年下来,写出来的文案又长又闷,一点灵气都没有。到现在我也没完全跳出这个怪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文案啊,它得是影片的灵魂,是画面的另一种语言。换句话说,文案就像是你闭上眼,用心灵感受到的那个世界。
如果你的文案还停留在那种长篇大论、细节满满的解说词上,那咱们只能说,这行当的门还没摸着呢。画面和旁白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旁白得简洁,甚至有时候完全可以省略。毕竟,是画面和声音一起,才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影片。
要是你闭着眼睛,光听声音就能完全懂一部电影,那这电影肯定不怎么样。它肯定在视觉上的表现力上有所欠缺。
真正棒的影片,很多信息是通过画面来传达的。试着去感受一下,那些画面感十足的好片,它们的文案是怎么构思的,怎么写出来的。多琢磨琢磨,你会越来越有感觉的。
3,开头和内容,哪个更关键?
这事儿得从实操的角度来说。技术上讲,开头比内容来得简单多了。提案嘛,就是把初步的想法抛出来。而内容,那就是要把整个计划落到实处。就好比开头是个大概的草图,内容就是精细的施工图。
但实际上,开头的重要性可比内容大多了。我通常花在打磨开头上的时间,至少是打磨内容的两倍。
做影视解说,开头得先声夺人,然后才是故事的展开。如果开头没能抓住观众的眼球,那后面的内容再精彩也没几个人能看到。所以啊,一个抓人的开头,比那些绞尽脑汁的内容来得重要多了。开头决定了能不能吸引观众进来,而内容决定了他们会不会留下来。
4,感性和理性哪一个更重要?
咱们都是感情丰富的动物。写文案的时候,核心就是要触动人心,和用户产生共鸣。简单来说,就是得和用户建立起那种情感上的联系,制造某种感觉,不管是让人开心还是激动,我们要传达的不仅仅是旁白那么简单。
看看那些好莱坞大片,虽然特效震撼得不得了,但最后总能回归到人物的情感上。比如《复仇者联盟4》,钢铁侠最后牺牲的那一刻,多少人看得泪流满面啊。
在影视作品里,感性的表达总是更能打动人。大多数情况下,感性的力量远比理性来得强大。所以,重点来了,做创意的时候,尽可能让剧情变得场景化,让人物有故事,让故事充满情感。这样,你的作品才能深入人心。
5,先完成,再谈完美!
写文案这活儿,真是苦到家了。我有这么个体会:一开始总想着一步到位,写出个完美的文案来,结果却忽略了先把东西写出来的重要性。我也经常看看别人的作品找找灵感,但千万别陷得太深,不然你写出来的就只是别人文案的翻版。有时候,你得给自己上上弦,逼一逼自己,说不定文案就在这种半懵半懂的状态下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