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些做公众号的朋友们聊天,他们经常跟我倒苦水:
“哎呀,我这阅读量就是上不去,粉丝增长也难如登天。加那些互粉群,感觉也不是个长久之计,真是头疼,你说我该怎么办?”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怎么提升公众号的阅读量。
不管你选择做哪种自媒体,记住了,高质量的内容永远是稀缺货,市场上对这玩意儿的需求大得很。
你看那些流量高的文章,很多都是一时的热闹,真正能给读者带来价值的好内容,其实还是挺缺的。
在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上,能给读者带来深度、有思想的干货,这样的文章依然有市场,这也是给那些专业媒体机构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好内容永远不会缺观众。写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创意、有品质的文章,这是咱们这些文字工作者的根本。
如果一篇文章没写好,阅读量惨淡,粉丝也不涨,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行。反而,这是一次正面的反馈,提醒我们这篇文章在某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1 首先,标题是决定阅读量的关键环节,很多时候,好内容是被标题拖累的。
人靠衣装,马靠鞍,一篇好文章也得有个抓人眼球的标题,人家才愿意点进来瞧瞧里面的货。
别指望人家会透过你那不起眼的标题,去挖掘你文章里那些闪光的思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第一印象太重要了。标题就是文章的门面,得让人一看就有想进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2 其次,学会利用关键词,永远可以相信搜索引擎这个强大端口。
想想我们自己平常想找什么内容,是不是也是习惯性去搜索关键词,通过跳转出来的内容找到我们想要的。
所以,我们尽可能的在文章标题和正文中多布局关键词,我们布局的越多,被搜索到的几率越大,搜索流量虽然没有推荐流量一时大,但是却长久稳定、细水长流,当我们的布局的文章足够多时,也是一股不小的流量。
3 做公众号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它需要长期稳定的更新作品。
高手往往都比较孤独,并能享受和忍耐枯燥的日子。
写文章可能需要我们不断去耗费很多心力和脑力,这个过程会极其枯燥和乏味,但想人前显贵,哪能避开人后遭罪呢?
毕竟,你想赚到比别人更多的收入。
4 学会数据分析
作为自媒体人,数据分析这门手艺可不能丢!
数据就像是我们的镜子,直接照出了哪些内容受欢迎,哪些又不太行。摸清楚这些门道,就相当于掌握了粉丝的心思。
一旦咱们知道了粉丝喜欢啥,那就简单了,就按他们的口味来,多出些高质量的内容,这样阅读量和粉丝数自然就上去了。
内容数据分析主要是分析文章的送达阅读率:即推送文章后,从公众号会话看这篇文章的粉丝数除以你的账号总关注数。
其中公众号会话人数是指:当你推送文章之后,从公众号列表看到,然后打开的人数。
比如你有1000个粉丝,然后你推送这篇文章后,通过公众号会话阅读的有10个人,那么你的送达阅读率就是1%。
文章的送达阅读率由你的选题和标题共同决定,用户对你的选题感兴趣,然后又被标题所吸引,才会打开这篇文章。
所以针对送达阅读率比较高文章,要多记录这类文章的选题和标题,可以每半月整理一次,明确以后的写作方向。
还有一个数据是朋友圈来源占比:即通过朋友圈阅读这篇文章的人数。
所以做公众号,首先要通过微信尽可能多加人,并在发布文章后,多发朋友圈,让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用户数据分析主要是用户属性、用户增长分析、阅读量和新增人数分析。
比如说,用户属性里的性别和年龄分布,这些数据能帮我们弄清楚到底是哪些年龄段的人更喜欢咱们的公众号。知道了这些,咱们就能更精准地把握他们的需求,然后根据咱们公众号的定位,提供一些对他们胃口的、有价值的内容,这样就能吸引他们来阅读。
当然,一定要记得符合你的定位的基础上去投其所好。
用户增长的分析主要包括2点:净增人数的高峰、取关人数的高峰。
对净增人数的高峰,进行分析,是否存在爆款文章、互推、活动抽奖、其他账号转载等。
找到这些点,进行模仿和创新,从而快速提高账号的粉丝数。
对取关人数的高峰,分析原因:选题跑偏,盲目追热点,文章质量下降太严重,内容三观不正、观点跟大众相违背等。
找到真实原因,避免以后再犯。
用户的数据要经常关注和分析,因为后期所有的商业化运营,都是建立在你有用户,有流量的基础之上。
最后:希望每一位在做自媒体的朋友都能有用户思维,而不仅仅是自嗨式创作,也祝大家公众号越做越好,进而赚大钱。